名校教授误信诈骗短信,复旦大学新课程似是而非,通识教育在路上
一直以来,我们接触到的教育大都是学科教育,通识教育则被忽视掉了。因为在人们的认知中,只有学科教育是正统的,而通识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,小梦也是这样认为的。但是,今天的两则报道却改变了小梦的看法,因为它们让小梦了解到,通识教育不仅必要,而且还很重要。
让小梦改变想法的两则报道分别是,“名校教授误信诈骗短信,要给“领导”汇款10万,被银行柜员机智拦截”,“复旦开了门课叫“似是而非”,多学科讲授“伪科学”。”
那么,为什么两则报道就能改变小梦的想法呢?下面,小梦将分别对两则报道进行概括,以帮助大家理解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
一、名校教授误信诈骗短信,要给“领导”汇款105000元,被银行柜员机智拦截
10月12日,家住南京的某知名大学教授收到了一则短信,发短信的人冒充是他们领导,让该教授惠存他的新手机号码。不明情况的大学教授就随即存下了那个号码,并备注了领导的姓名。谁知他竟上了骗子的当,骗子第二天就用该号码让他帮忙给“领导”汇10万元,并装的很着急的样子。而该大学教授对骗子已深信不疑,所以在骗子打给他的10万元未到账的情况下,他仅草草询问了几句就信以为真了,并准备了10万5000元准备给骗子提供的账号打过去。
但当该大学教授到银行准备给骗子打钱时,戏剧性的一幕却发生了,骗子提供的账号居然出现了账号和姓名不符的情况。而当该大学教授给账号收款人打电话确认的时候,他又称不认识那个骗子。至此,机智的银行柜员总算看明白了骗子的套路,她提醒大学教授称,他可能遇到了诈骗团伙。在银行柜员的提醒下,该大学教授也反应了过来,随后他报了警,并对民警说,“就差一步(就给骗子转钱了),(没有给骗子赚钱)得益于这个服务人员。”
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,即便是大学教授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,依然避免不了被诈骗团伙利用,所以说学习通识教育是必要的。
二、复旦大学开了门课叫做“似是而非”,多学科讲授“伪科学”
近日,进入新学期的复旦大学开了一门新课程,课程名称叫做“似是而非”。只看课程的名称,很多人可能以为这可能是一门博人眼球的水课,但实际上,“似是而非”这门课程却是一门设计多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,它涉及到了包括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管理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医学、文学、哲学、政治学、历史学在内的多门学科,并集中了众多学科的骨干教师,讲课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。课程开设之初,这门“似是而非”的课程就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,在第一轮选科过程中,仅能够容纳258人的课程,选课的大学生却超过了1000人。
那么,复旦大学开设这门“似是而非”课程的目的是什么,又有什么意义呢?
对此,复旦大学一名教师称, “太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甚至于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,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,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,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,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。” 而且,开设这门“似是而非”的课程,任课教师们也是以反“伪科学”为初衷的。
那么,什么是“伪科学”呢?总体来说,“伪科学”就是一些违背科学的东西,例如最近流传比较广的“量子波动阅读”,在宣传的过程中,居然有人把它神话成了“5分钟能够阅读10万字”的超级阅读法。然而实际上,如果真的有这样的阅读方法,我们还要“十二年学习只为一次高考”做什么呢?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嘛,这就是一种“伪科学”。
而且,在“知名大学教授误信诈骗短信”的事件中,也是有通识教育欠缺的影子的。正常来说,在收到需要转账的短信后,都应该再电话确认一下的,但是该大学教授却仍以短信的方式进行确认,这就是一种通识性(或常识性)的错误。所以,开展通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附注:本文章来源于季晨网教育培训,有需要免费注册点击进入:http://cc.jcwgw.net/